山西油价变化记录_山西省最新油价表
1.汽油加什么可以提高热值啊?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
(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
回顾人类开发的历史,能源的需求总是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否则会给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又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371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却低于平均值。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袭来,曾引起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这个侧面反证能源生产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升降呈正相关。
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850~1950年期间,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过100亿吨(标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费从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进入80年代后超过2000公斤。预测2000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146.6~181.7亿吨(标准燃料)。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展,这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经济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放慢。当然广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还会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大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之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烧煤)发展迅速,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还占消费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在一些新型军事装置广泛应用石油为动力,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结构迅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产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特大油田不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陆架的海底石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亚地区为代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石油,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收入。因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燃性强,单位热量高(比煤炭约高1倍),利用价值大;石油开条件好,费用低,按热量计算,石油成本只等于煤炭的1/3;又便于运输,陆上的管道与海上的油轮,既方便又便宜。这些都为满足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石油价格,只等于煤炭的1/2。于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弃煤用油。从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进程。当然煤炭开条件日益恶化也是一个因素。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条件。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日本能源贫乏,60年中期实现转换。而煤炭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60年代以来总的特点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趋势,石油(气)在70年代中达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从1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从46%降至38.6%(1990),天然气、水电、核能一直持续缓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等国际市场石油供应锐减,许多国家为摆脱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等措施。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矿物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油(气)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世界煤炭工业
煤炭是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发现煤炭,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个。硬煤探明储量以中国、美国、独联体最为丰富,合占60%,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和德国等,以上共占95%。
(二)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煤炭工业是较古老的工业部门。从19世纪中期以来,煤炭产量增长迅速。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4大阶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展时期。1913年煤炭产量11亿吨,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此时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地,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
(3)1951~1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石油发展迅速,60年代初发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
(4)1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为摆脱石油危机,寄希望于煤炭,于是出现了转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6年增加50%。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预计煤炭产量会有所增加。
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煤炭生产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中国1950年只产4300万吨,1989年已过10亿吨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
(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以煤业为中心进行工业成组布局,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火电,煤炭—化学—火电,煤炭—选煤—焦化—火电—钢铁—建材以及矿区经济综合发展等地域类型。
(三)世界煤炭消费与贸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费量与生产量基本吻合,两者相伴涨落;同时也随着其它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减而变动。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费总量为30多亿吨。
煤炭消费与生产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点决定以就近消费为主,故多内销。煤炭国际贸易量较小,长期以来维持在2亿吨左右,近年超过了3亿吨。
煤炭消费以工业用煤为主,多占80%~90%,特别集中在发电与炼焦,合占总消费量的80%。长期在煤炭贸易结构中炼焦多于动力煤,近几年钢铁产量下降,炼焦煤需求减少,使动力煤超过炼焦煤。进入80年代,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次为美国、加拿大,三国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国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占世界的27.7%),次为西欧各国和韩国,基本在发达国家间进行。海陆运输各占贸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业
石油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基础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冠军。70年代,世界石油年贸易量为15亿吨,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吨位的53%;油轮占商船吨位的40%。作为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军事和国防建设,同时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地域经济的开发。虽然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油价下跌,海湾战争,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的开发,多极化能源消费构成的形成等等各种冲击,但到本世纪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的地理分布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利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其探明可储量受的发现和开发状况所制约。近40年来,世界各地竞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到720亿吨,净增6倍。7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增长期,1990年底达1365亿吨。
世界石油分布的特点分布集中是最大特点。具体表现:
(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96%∶4%),特别是北纬24~42°之间占世界石油的56%;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现油田多集中在东半球,现已占80%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衡。过去欧美地区占80%,从50年代开始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现已占70%以上,波斯湾沿岸几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宝库”称号。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现已是世界大储油国之一。60年代以来,非洲相继发现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区。东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西欧是新崛起的油田区,储量不大而意义重大。北美洲的储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拥30亿吨以上储量的国家共11个。其次世界石油开发重点由大陆转向海洋。60~7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技术的改进,海洋石油贮量丰富,加速了重点转移,几乎所有的大陆架成为勘探、开发石油的场所。现有40多个国家在海洋生产油或气,其探明储量已占全球总储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人类开发利用石油早于煤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做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始于1857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美国、以及(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开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2.6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1960年、1969年、18年分别突破10亿吨、20亿吨、30亿吨,1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31.2亿吨),约等于战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的黄金时代”。80年代出现了下降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储量地域分布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战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三国,合占90%以上,其中美国约占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亚超过前苏联和委内瑞拉,成为第二大产油区;1965年产油超过4亿吨,占世界的27.9%,又跃过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区。同年非洲产量达1亿吨(占7.4%)。70~8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石油产量骤增。西亚的腾飞,非洲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发展是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石油产量下降、波动,曾退居东欧、北美之后。1990年中东占世界总产量的26.8%,又成为最大产区。依次为东欧、北美、拉美、亚太、非洲。随着秋明油田的开发,(前)苏联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等,8国合占1990年世界总产量的62.8%。说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占总产量的27.2%。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开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炼油能力增长迅速。50~60年代是展时期,与产量增长基本吻合。从70年代开始,世界炼油能力脱离石油产量自行增长,出现了逆差。如1980年炼油能力达40亿吨,而产量不足30亿吨。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费国竞相建厂。目前世界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有三种类型: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大国炼油能力小于产量;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多大于产量;中国与俄罗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北美、东欧、西欧和日本分别占总炼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占70%;依次为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而西亚和非洲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国际石油的流动加剧。国际石油贸易中以原油为主(占4/5),油品为辅。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量高达12~17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60%。1990年国际贸易量15.51亿吨,占总产量的49.3%。原油贸易具有地域广,运距长的特点。西亚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区,曾占出口总量的60%。70年代,非洲发展成为第二大出口区。原苏联石油产量增加后,自给有余也成为出口区之一。东南亚、中国、英国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结构特点。西欧、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进口区。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国自给有余外,都需大量进口。这种贸易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13年海运原油18.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占海上货运量的1/2以上。近年略减少。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称为“石油海峡”。其次以波斯湾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输油管道网络。
世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转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现代工农交各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量持续上升,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因为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增长迅猛。1990年世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4.6亿千瓦,发电量110170亿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电力工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50年代初火水发电比重为6∶4,之后火电发展快于水电, 60年代变成7∶3,70年代火电、水电核电之比为74.6∶23.7∶1.6。石油危机袭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电比重上升较快,199O年变为64.6∶18.9∶16.8。由于各国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大致形成几种类型。煤炭丰富的地区,多以火电为主,如波兰(占.3%)、澳大利亚(87.2%)、南非(96.2%)等;水力丰富的地区,多以水电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贫乏的国家,多以进口石油为燃料的火电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发展核能,如法国(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电力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0%以上。特别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1.5%,其电力却占53%。近年中国发展迅速,1990年末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电中心建在煤炭丰富产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的库兹巴斯、乌克兰的顿巴斯、中国的山西省、辽中南工业地区等为典型代表。且广泛分布着坑口电站。电站建在消费地和港口区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水力发电是潜力大的能源,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2.6亿千瓦,现只开发4.92亿千瓦,发电约2万亿度。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约占世界水力发电的1/2。水力6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较迟。近些年,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水电发展迅速。世界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内瑞拉的卡罗尼河、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俄罗斯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等12座。世界水电向大中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从接近用电中心向边远地区布局的趋势正在发展。
核电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90年占总发电量的16.8%。预计本世纪末将达到30%。现有30多个国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设中的有173座。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德国、日本等较为发达。核电站多分布在海边、江滨、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费区。
[编辑本段]世界钢铁工业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2、1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年达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钢铁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经济国家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促使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目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实际上又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它适应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经济效益高。目前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多家,占世界钢铁厂生产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从内陆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布局是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指向型。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化的下降,则又多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于是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区: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匹兹堡区等为代表;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等为代表,介于煤铁运输结节点(钟摆式),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为代表。
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来源地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如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目前1/3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域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和钢铁厂多趋向消费区。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条无国家靠进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
汽油加什么可以提高热值啊?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结2018年就一个字:难。
外有国际原材料上涨,东南亚纺织业快速崛起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因素,内有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整体悲观情绪蔓延,不少纺织企业身心疲惫,纺织3.8万亿容量的传统行业,如今已站到了风口之上!
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资难、招工难、恶性竞争、市场紊乱、企业负担重、盈利水平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纺织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市场洗牌加速,产能过剩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下,阵痛明显。
回首2018年,寒意席卷行业,内忧外患下,2019年纺织行业何去何从!
1.
环保政策常态化,行业洗牌加速
自2017年环保政策全面爆发,2018年各类环保政策法规密集落地,2019年环保高压持续,各类环保政策规则相继实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全面启动,环保常态化成为必然趋势。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同日,号称为“史上最严”,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诸多“令人乍舌”的严格规定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开始施行。
环保政策持续发力,刚迈入2019年,汕头183家沿江印染企业已全部关闭停产,印染市场冲击较大,印染成本材料价格应声上涨,譬如分散黑ECT300%价格紧急上调42元/kg,涨幅2000元/吨,其他常规品种染料也随之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显著,净化了市场行业,助力行业有序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纺织行业的脱胎换骨,但阵痛不可避免。
2.
国际原油市场动荡,PTA水涨船高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东局势,风云变化,美国撤军,巴以冲突等问题,以及欧佩克组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几大原油出口国协议减产歧义不断等问题上,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但近期反弹明显,2019年1月1日后,国际油价更是迎来七连涨,PTA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现其内盘市场报价上涨至6420-6500元/吨左右,成交商谈则走高至6270-6350元/吨附近。
虽然原油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决定PTA行情,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3.
中美贸易摩擦休战,未来趋势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宣布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但不排除美方仍会加征新的关税的可能性,毕竟特朗普完全有可能重演他们已经一再表现的“弃约精神”。
其次则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下造成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
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国棉花总供给量1245.4万吨,总需求量711.5万吨,棉花进口量115.3万吨,而美棉进口数量仅占我国需求量的7.1%,占总供给量的4.1%。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这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中美贸易战阴影已然存在,对于一些严重依赖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选择多方渠道供应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东南亚纺织行业崛起,产业转移
近些年,东南亚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纺织服装业风头最劲,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薪资水平仅为我国一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越南纺织出口企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客商的青睐,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东南亚。
凭借着国内成熟的纺织技术,依托东南亚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以及东南亚特惠关税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纺织品销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市场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其中还包括中国在内。正是如此,在产能过剩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压力,部分纺织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一带。
但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当地工人文化低、纪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技术培训成本高,工资薪资涨幅过快,营商环境不佳,行业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少,且对纺织企业来说,东南亚转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同样的还有东南亚局势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为复杂,还望纺织人且行且珍惜!
二批会慢慢淘汰掉,服装厂会慢慢规范成为大厂,基本都会有自己的购部。
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将依然严峻,可谓是内忧外患,东南亚纺织市场不断吞噬国内市场份额,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环保成为常态化,很多纺织企业苦不堪言,而且订单量相比往年明显减少,关门、解散现象,在纺织业频现,从目前形势来看,接下来纺织行业将依然会面临很多考验,大洗牌局面可能会致使一部分资金回笼慢、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不过,新一轮洗牌过后,纺织行业也将会慢慢的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我们做呢料,2019年已经到五月份了,深刻体会纺织市场是一片萧条。总体就是,外贸基本平稳,有所下滑。内销基本不动。作为毛呢市场行情来说,尤为明显。
目前我们主要产品就是圈圈呢和强缩呢,外销客户对这两个产品还是情有独钟。但这两个产品弊端就是缩率偏大。后期在服装才裁剪时,比较容易引起短码纠纷问题。
在如此严峻形势下,感觉那些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很多是逆势而上的。而那些走大路货、不注重质量管理的企业,是每况愈下。
目前,由于能源燃料价位的大幅度的调整,国内油价的上涨,使人们的目光转向了新的能源:“清洁甲醇汽油.甲醇柴油.项目上来”。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新的能源;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甲醇的性能:甲醇是由煤、焦、天然气、轻油、重油等为原料合成生产的工业甲醇,甲醇的性质:工业甲醇有毒、易燃、易爆。在常温常压下,甲醇为无色、透明、易流动、易挥发的液体,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气味。甲醇燃料在动力性能上是否可以替代汽、柴油?首先让我们通过甲醇燃料国外一些资料来了解:
一 .在动力性方面,通过改变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增加喷油量以弥补甲醇热值低的不足,再通过增加压缩比(甲醇辛烷值RON106~115,远高于汽油并且汽化潜热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动力性较之同排量的汽油机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在经济性方面,制造甲醇的成本一般相对燃油来讲很低,而利用高硫煤“多联供”生产甲醇,按甲醇与汽油..5∶1的替代比计算,使用甲醇燃料在经济性方面仍有非常大的优势。另外,因为用了高压缩比发动机,油耗进一步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甲醇发动机的经济性。
三.在环保性方面,甲醇汽油的火焰传播速度快,分子含氧量达50%,所以甲醇汽油混合气的燃烧非常充分,排放远低于汽油。
甲醇汽油目前从一些运用情况来将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3%~5%的甲醇与汽油掺烧,这实际上相当于在汽油中加了一点增氧剂,通过台驾试验和汽车路况试验来讲,明显影响汽油的动力性能,因为甲醇的辛烷值本身就达到110,所以增加了辛烷值,减少了排气污染。
二.使用80%左右的甲醇及部分添加剂,或者100%的纯甲醇。美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都研制成功了这样的专用汽车,也就是所对汽车发动就进行了改动,结果只需在汽车的部分零件防腐和形成混合气时少用一些空气,即可正常运行并显著减少排气污染。
三. 使用任意比例的甲醇与汽油掺烧。为了实现这样的掺烧,美欧日大都用特制的灵活燃料汽车(FFV)或双燃料汽车(DFV),运行效果相当好,排气污染也大大减少,只是目前这种车价还比较高,燃料加注站点远不如汽油方便,因而影响了推广使用。 中国由于目前在汽车制造技术上还比较落后,因而较多地用了甲醇专用汽车和改造燃料配制两种办法。
甲醇燃料的缺点: 甲醇毒性问题,涉及到接触人群的生命安全,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另外甲醇的渗透溶解力很强,容易引起发动机橡胶垫油管及机器的腐蚀。甲醇和汽油的互溶性很好,在大气温度15度以上可以以任何比列混合,但是甲醇的热值很低,它的热值4560大卡左右,而汽油的热值为10100卡左右,也就是说只有汽油热值的45%。因此如果仅仅把甲醇少量参与汽油使用,对发动机的动力是有影响的,耗油量增加。甲醇汽油遇水容易分层,因为我们的汽车油箱以及加油站的储油罐由于长时间的应用,难免里边有微量的水,因此如果甲醇汽油调整不当,加入油箱和油罐时,有可能出现混浊现象,在短时间内氧化变色分层,另外在0度以下彻底分层,冬季冷启动比较困难,有的汽车需要两次启动,如果不加保护性试剂油泵容易出问题。
因此对于一项新的能源燃料甲醇汽油,在它达到了燃油所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并非就可以使用,因为它就好比一项新的新药要做临床试验一样,看对病人有没有副作用;甲醇汽油也是一样,除了路况试验以外,还要做国家级的发动机台架检验,因为新的清洁燃料甲醇汽油在动力上.油耗上以及对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影响,在平时城市的路况行驶中各项指标上是显示不出来的,因此该甲醇汽油性能的好坏能不能使用,做为国家级的发动机台架检验尤为重要.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1 21:15 甲醇汽油和乙醇汽油的比较分析
1)甲醇汽(柴)油基本情况介绍
甲醇汽(柴)油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M5-15甲醇汽(柴)油,即在汽油和柴油中掺混5-15%甲醇,再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以解决甲醇的遇水分层等问题),另一种是M85和M100甲醇燃料(即100%甲醇)。应用M85-100燃料甲醇需要改造现有的汽车发动机,而M15以下的甲醇汽油用于汽车燃料,原有汽车不需进行改造。2005年我国汽、柴油的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850万吨和11000万吨,其中汽车耗油占整个汽油消费量的80%,占整个柴油消耗量的25%,合计汽车用油占汽柴油消耗量的42%以上。目前我国各类汽车保有量约3000万辆,如果1/3的车改用M15甲醇汽油,则需要消耗330万吨甲醇。而如果M85-100甲醇汽油发动机及汽车的开发工作示范应用能取得成功,那需求量将更大。同时,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继续扩大,汽柴油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如果同意在全国推广使用甲醇汽油,甲醇需求增长不可限量。不过目前国内对甲醇汽油是否应推广还存在一定争议。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1 21:16 2)国内外甲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甲醇汽油开发及应用在国外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德国、美国、**等国先后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其中美国重点开发燃烧M85、M100专用甲醇燃料汽车,福特公司还开发了灵活燃料汽车(FFV),并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90年代美国已有10万辆使用甲醇燃料的汽车投入运行。但从1998年后,西方国家的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都在减少,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甲醇作为汽车燃料存在的某些缺陷;甲醇有毒,在比较重视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的西方不受欢迎;这些国家国内甲醇生产缺乏,生产成本偏高;19年世界后,石油供应紧张形势趋缓,甲醇价格难同石油价格竞争;美国农业作物丰富,美国非常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使得毒性小和安全性比较好的乙醇燃料得以迅速推广;此外,CNG、LNG、电力等代用燃料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大,也使甲醇代用燃料受到冷落,199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停止生产FFV甲醇汽车。由于使用甲醇汽油需要对汽车进行一定的改造,所以目前美国、欧洲及**汽车制造商都坚持反对在汽油中掺烧甲醇,对汽油中甲醇含量有严格规定,1998年世界汽车制造商组织联合发布的“世界燃料规范”中,要求“不允许使用甲醇”。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基本已放弃了甲醇汽油的产业化推广。
我国甲醇汽油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主要是山西省从自身煤炭加工角度出发,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工作,并在近些年开展了甲醇汽油的应用示范工作,现已在山西11个城市进行了试验推广,但仍没有正式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不过近几年受油价上涨刺激,国内部分企业“私自”在汽油中加注甲醇,使我国甲醇“非法”消费增长很快,我估计目前国内有70万吨的甲醇被“非法”加入到汽油中。按目前国内汽油价格4500元/吨,甲醇的价格在2500元/吨,只要在汽油中加入10%的甲醇,相应将增加汽油销售“利润”200元/吨。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M3-5甲醇汽油一般对汽车不会产生影响,使用M15以上的甲醇汽油则对汽车本身不利。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1 21:17 3)推广甲醇汽油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溶胀及腐蚀性强:甲醇对橡胶有溶胀作用,腐蚀性较强,导致汽车的耐久性得不到保障,目前国外反对在汽油中加入甲醇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甲醇腐蚀性比较大。如果使用甲醇汽油,要对汽车发动机和化油器进行改造或更换材质,未经过专门改造的汽车或发动机不适合使用含过高甲醇的汽油。尽管国内外已开发出各种腐蚀抑制剂,但还不能完全解决甲醇的腐蚀问题,只能部分抑制或减缓腐蚀的发生。
有毒性:甲醇为神经毒物,具有显著的作用,使用不慎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在进行汽车维修时,包括通过口吸管从油箱倒油时,人有可能接触到甲醇,存在潜在风险。
环保不佳:使用甲醇汽油虽可降低部分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也增加了新的污染物资,如以甲醇为动力的车辆排放的甲醛量为普通汽油车的3-6倍。
此外,使用甲醇汽油还存在发动机动力有所下降、遇水分层、冷启动较困难等问题。在以上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甲醇汽油推广难度就会较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