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石油价格_1960年石油价格
1.请问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只要对我国的,要具体一点的,谢谢各位了
2.安哥拉海洋油气发展史有多久?
3.为什么内行人都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
我建议,炒黄金..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说黄金吧,06年到现在黄金上涨2.5倍,意味着什么呢,原因是什么呢
意味,有大量人在购买黄金,导致黄金价格上涨,(国际炒家的炒作)
原因,美国次贷危机,准确的讲美国06年以前就开始了,06年次级债有了新的发展,很多有钱人知道,马上就要面临一场前所未的美元贬值时代,为了使自己的资产不会被这场危机所吞噬,他们便开始囤积不被贬值的黄金,导致价格上涨
从现在的态势来看,黄金的价格仍呈上升趋势,从而也就说明,次贷危机再进一步蔓延,黄金它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那么什么时候掉呢?
应该是经济复苏以后,那么黄金价格会大幅度下降,如果明天就掉价,那你今天还会买吗?从现在的态势来看。经济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那么黄金的升值空间就会很大,
再说一下石油,07,08年石油价格飞涨。国际原油价格涨到历史最高水平148美元一桶,他们为什么会涨价呢,有人会说是供不应求,我告诉你这是错的
据0708年数据统计,石油的供给量是大于需求量的,那么价格为什么还会上涨,是国际炒家在作怪,
因此石油的定价权,在国际炒家手中,因此价格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因此抄石油的风险相对较大,黄金相对来说,风险相对较小,
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因此石油的升值空间也很大, 两个升值都很有潜力,但我建议你还是炒黄金
请问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只要对我国的,要具体一点的,谢谢各位了
中国石化05年实现收入7991亿元,净利润396亿元,同别增长35%和22.6%,每股收益0.456元(香港会计准则0.472元),符合预期。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反而同比下降2.8%,主要是炼油业务受制于政策亏损较大。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长期可以谨慎乐观,但短期甚难体现。作为A股市场旗帜性企业,公司股改日益迫近,可能支付的对价构成安全边际,维持推荐评级。
勘探开发一枝独秀。受益于原油价格高涨,2005年勘探开发业务实现经营收益469亿元,同比大增213亿元。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平均实现销售价格2,665元/吨(约45.9美元/桶),同比增长36.2%;天然气产量提高14%,平均实现销售价格673元/千立方米,同比提高9.3%。上游经营收益占全部经营收益的比例达到70%。
炼油亏损大,营销和分销业务量增利减。2005年中国石化汽柴煤油产量增4.58%,但受制于成品油调价不到位,炼油事业部亏损较大,计入94亿元的补贴后仍有35亿元的经营亏损,较04年经营收益减少94亿元。炼油毛利1.32美元/桶,较2004年的3.86美元/桶下降2.54美元/桶,或65.8%。营销和分销业务量同比增10.5%,达到1.05亿吨,批发比例下降而零售比例提高,垄断优势显现。但全年经营收益下降43亿元,至104亿元,可视作系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补贴和转移。
化工业务规模继续扩张,但景气度下降。05年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0.6%、22.3%、11.6%、11.7%,但石油价格暴涨对下游需求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多数石化产品毛利空间受到挤压,全年化工经营收益同比减少44亿元,四季度单季已经出现小幅亏损,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9%降到四季度的7%,景气度下降的特征比较明显。
股改迫近,维持推荐评级。长期估值受矿产税制、成本项目变化、上游发现、汇率、行业竞争格局演变影响远大于短期的炼油毛利变动。公司06年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程度较为有限。原油价格上升的收益增长与化工毛利的下降构成对冲,06、07年EPS0.47、0.50元,以10倍市盈率计,价格中枢5元附近,考虑对价预期,维持推荐-A评级。
一、上游业务地位突出
2005年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业务实现经营收益468亿,占全部经营收益的70%,地位较2004年更加突出。成品油价格管制使中国石化更像一只原油股。
二、炼油补贴后仍亏损35亿
中国石化2005年汽柴煤油产量同比增4.58%,但受制于成品油调价不到位,炼油事业部计入94亿元的补贴后仍有35亿元的经营亏损,较04年经营收益减少94亿元。炼油毛利1.32美元/桶,较2004年的3.86美元/桶下降2.54美元/桶,或65.8%。
三、营销板块通过内部价格调整补贴炼油导致部门收益下降,化工景气逐季下滑
营销和分销业务量同比增10.5%,达到1.05亿吨,批发比例下降而零售比例提高,垄断优势显现。但全年经营收益下降43亿元,至104亿元,可视作系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补贴和转移。
化工业务规模继续扩张,但景气度下降。05年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0.6%、22.3%、11.6%、11.7%,但石油价格暴涨对下游需求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多数石化产品毛利空间受到挤压,全年化工经营收益同比减少44亿元,四季度单季已经出现小幅亏损,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9%降到四季度的7%,景气度下降趋势已成。
四、发现特大型整装海相天然气田
中国石化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探明储量2,510.71亿立方米,技术可储量1,883.04亿立方米,具备商业开发条件。规划到二零零八年实现商业气量40亿立方米/年以上,二零一零年实现商业气量80亿立方米/年,并配套建设川东北至山东济南的天然气管线。该气田的发现扩大了中国石化的天然气勘探领域,为未来增储上产创造了条件。
五、增加资本支出
2005年公司资本支出587亿元,其中勘探及开板块230.95亿元,炼油板块141.27亿元,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已全面建成投用;营销及分销板块109.54亿元,西南成品油管道全线建成投用,通过新建、收购和改造加油站、油库进一步完善成品油销售网络,全年净增自营加油站786座,巩固了市场主导地位;化工板块资本支出93.86亿元,分别用于茂名乙烯扩建、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的PTA改造、化肥原料煤代油改造;总部及其他资本支出人民币11.64亿元用于信息系统建设。另外,上海赛科和扬巴乙烯两大合资项目顺利投入商业运营,计入资本支出26.02亿元。
2006年资本支出人民币700亿元。其中:勘探及开板块298亿元,炼油板块146亿元,化工板块125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110亿元,总部及其它21亿元。
六、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启动
公司盈利受益于新机制的远景可以谨慎乐观,但短期存在相当不确定性。05年炼油业务亏损130亿元,与我们估计的120~150亿元相符,如果原油价格变动不大,3月26日的成品油价调整大致可令中石化的炼油业务盈亏平衡。但05年的WTI均价为56美元/桶,06年一季度已经较05年平均数上涨了12.9%,达到63.64美元/桶,米纳斯现货价较05年均价上涨的幅度更大,为22.9%,达到63.28美元/桶。按照油品定价机制配套改革方案的设计,这样的原油价格水平下中石化的炼油业务应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如果原油价格不从目前位置回落,成品油出厂价未来仍需继续上调。
七、注意长期因素
目前市场对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提升炼油利润从而带来炼油、炼化尤其是一体化公司估值上升的关注度高,而对一些从更根本、更长远角度影响公司估值的因素注意不足。实际上,炼油业务作为整个石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地位和重要性不仅低于上游的勘探开发,甚至也低于下游的渠道价值,05年三季度罕见的全球炼油高毛利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常态。和加工制造环节所能提供的有限附加价值相比,矿产税制的显著调整、汇率的明显变动以及未来石化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化,更有可能从长远影响公司的估值,这些因素基本为负面。只有勘探开发的重现,才是能够从根本上显著提升公司价值的。
八、股改对价提供中短期安全边际
06年原油价格上升的收益扣除特别受益金后与化工毛利的下降构成对冲,预计06、07年EPS0.47、0.50元,以10倍市盈率计,价格中枢5元附近。作为旗帜性公司,股改日渐迫近,可能支付的对价提供了投资的安全边际,维持推荐-A评级。
安哥拉海洋油气发展史有多久?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历了高增长低通胀黄金5年,然而从06年下半年开始地产出现泡沫,通胀开始抬头,股市奔腾向前,大批热钱涌入,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而人民银行不断调高利息,效果却是杯水车薪(调高利息虽然可以减少银行放贷,但直接加速人民币升值,更多热钱流入,对冲了调控效果)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过热(严重过热是我个人说法)。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中央的十一五中有增加农民收入这条,意味着低廉的农产品时代已经过去,农产品涨价将长期存在,直到回归到真正的市场价值(过去一直压低农产品价格以执行以农补工的政策)2007年初,以猪肉价格上涨为导火索的全面通胀拉开序幕,从而最终导致了整个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人民币升值,使东南沿海地区低附加值加工业无法生存,迫使企业向中高附加值加工转型,这样也许过个三五年的阵痛期,中国经济在突破了这个瓶颈这后会继续飞速向前。
然而国际形势的发展确给国内过热的情况又添了把油。07到08年上半年,铁矿石,石油,大豆,几乎中国需要进口战略性全部大幅上涨,这里的上涨不全都是市场供求的体现,2004年中国豆内加工企业要去美国购大豆,芝加哥商品的黄豆价格在短时间内翻番,随着购的结束,其价格便大幅回落,中国企业为此损失巨大。石油价格在世界经济衰退预期明显的情况下仍然涨到了近150美元每桶(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为50%),其中必然有大的利益集团在幕后操纵(具体情况下次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形势不容乐观。
所幸的是还没等中国热的喘不过气,美国就倒下了,全球经济前景史无前例的黯淡,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回落到06年以前的水平,石油价格更是低估到40美元每桶,国外消费市场的低迷更是增加了扩大内需的决心,使国内居民能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借给美国人)短期来看,失业短期增多,但经济的转型必然带来失业,但从长期来看低增长低通涨要比低增长高通胀要好的多(实际上中国09年增长率也会相当的高,至少7%).
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0点以下这段过程(不讨论操纵,黑幕),这时也许大家会说没有赢家,其实赢家就是所有没有炒股但有大批现金的人,这些人未来不一定能赚,但至少有这个机会,而且机会相当的大。08年前中国人想买什么什么涨,中投,中铝,平安的海外投资都浮亏大半,但没关系,现在机会来了,手握2万亿美元储备的中国人到底能买入多少廉价的资产,就要看看这些当权者的本事了(PS:不要对中国平安的表现有所希望因为平安老总马明哲手拿6600万年薪但毫无战略眼光。200多亿亏的不到10亿,现在却畏缩不前)
以上是从仅经济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好处。而政治上,军事上带来的利益可能无法用数字来表示。
为什么内行人都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
安哥拉的工业含油气区主要有三个,即卡宾达水域、宰雷区、宽扎盆地。主要油气田在上述三区中分别有10个油田、3个气田;19个油田、1个气田;12个油田,1个气田。卡宾达陆棚区石油产量占该国总量的76.8%,宰雷区陆地产油占该国的15%,水域产量占4.9%,宽扎盆地仅占3.3%。
其中安哥拉的大塔库拉油区包括塔库拉、万巴、纽比和武科等4个海上油田,位于卡宾达岸外40千米、水深50~70米的海上。油区目前生产水平为日产17.7万桶34°API石油。11年在地震资料确定的地垒构造上钻第一口井,从下白垩统碳酸盐岩中获5600 桶/日油流。直到19年才又在赛诺曼阶韦尔梅尔哈组砂岩中发现更为重要的石油聚集。油区的4个油田均主要从韦尔梅尔哈砂岩中生产石油。韦尔梅尔哈组的沉积受铲状正断层活动和盐运动的控制。4个油田韦尔梅哈油层的总圈闭面积约114平方千米,最高油柱高440英寸。由于近几年来对这4个油田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收率。卡宾达湾1966年钻第一口井,并很快发现了马隆戈油田。目前在卡宾达近海发现并投产了14个油田,塔库拉油田是其中最大的油田。
据《安哥拉2005年经济报告》称,安哥拉石油储量应为200亿~228亿桶。根据目前每年平均提高的生产比例,可开至2040年。在2000—2005年,安哥拉的石油生产量每年平均增加10%;在2005—2010年,年均增幅将升至16.8%。
安哥拉石油产量的增幅重点,主要来自于深海地区油田的发现和投入生产。20世纪80年代,随着刚果河入海口的深海地区一些大储油区发现,已探明石油储量大大增加。20世纪90年代,在罗安达以南的宽扎河口海域和本格拉海湾海域,又不断发现储量丰富的油区和油田。安哥拉的石油勘探和开结构,也逐渐由陆地、浅海并进,转而向深海地区发展。
安哥拉的石油勘探和开活动始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其原油日产量尚不到10万桶。
第一次石油勘探特许权于1910年授予葡萄牙当局,但没有商业生产开始。
到1956年,安哥拉石油公司开始在北宽扎河流域地质勘探。该公司后来发现刚果河盆地陆上的油田,成为对与德士古和安戈尔协会的陆上油田最大的运营商。大约在同一时间,美国的附属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的卡宾达海湾石油公司(Cabgoc),开始了在卡宾达地区的探索,在1954年和1968年开始生产,产量增长到250万吨,1969年为820万吨,13年,出口量几乎翻了两番。由于13年石油价格上涨的额外好处,石油产品出口货值则几乎是12倍。在80年代初期原油产量稍有下降,作为投资减少的结果。到1983年,产量回升,并在其后继续创下新的输出纪录。
15年,安哥拉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后,宣布一切石油归国家所有,并颁布了石油法,成立了石油部和国家石油公司。这为吸引更多的外国石油公司进入安哥拉提供了法律保证,此后安哥拉的石油工业迅速发展。
根据的授权,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同外国公司签订合资公司协议和产量分成协议。国家石油公司在沿海大陆架海域划出租让区,供外国石油公司租借,开发石油。尽管安哥拉战乱不断,但由于石油产区主要分布在海上,并在的控制之下,石油生产受到的干扰较轻,原油产量迅速提高,到21世纪初已经达到日产量80万桶。
从20世纪80年代起,安哥拉石油勘探和开活动逐渐转到深海地区,并把其领海海域的租让区增加到34块。到了90年代,在罗安达以南的宽扎河口海域和本格拉海湾海域,不断发现储量丰富的油区和油田。
21世纪初,一些水深超过1500米的超深海租让区的石油开发也取得突破。有专家评论说,超深海油区开发为安哥拉石油生产带来新的增长亮点。未来若干年里,安哥拉石油生产的重点将是在超深海区域。目前,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已经把海上石油租让区增加到74块。
在深海石油开发不断发展的同时,老油区卡宾达仍然保持高产。卡宾达省位于非洲西部的刚果河口以北,西濒大西洋,其南面、东面和北面分别与刚果(金)和刚果(布)的领土相连,是安哥拉的一块飞地,面积约7270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在卡宾达浅海海域发现石油后,那里的石油产量在安哥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几乎占全国总产量的70%。
据BP世界能源统计,截至2002年底,安哥拉石油剩余可储量7亿吨。石油产量增长十分显著,从1982年的640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446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0.19%(图28-2)。
图28-2 安哥拉石油产量变化图
近年来,安哥拉加强了海上勘探,尤其是深海勘探的力度,在产量分成合同制下,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取直接协商的方式,吸引外国公司到深海区块勘探。自1993年以来,安哥拉与外国公司以产量分成合同的形式签署了19个区块。
目前在安哥拉油气作业的公司多达30多个,主要公司有美国雪佛龙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英荷壳牌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
海上石油的现和生产,使安哥拉成为非洲仅次于撒哈拉地区石油勘探的热点。安哥拉的原油质量普遍较好,安哥拉原油主要出口美国,也出口到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市场。
安哥拉经济高度依赖其海洋石油工业。海洋石油工业占安哥拉GDP的60%以上,占收入近90%。
安哥拉是继尼日利亚之后非洲次撒哈拉地区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多数原油产量来自卡宾达海上地区。原油储量也分布在Soyo市周围的陆上、罗安达北部宽扎盆地和北部海岸海上。
卡宾达是安哥拉西北部的一个省,它的情况类似于尼日利亚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安哥拉石油产量的70%和几乎全部的外汇收入都依赖于卡宾达省的石油生产。
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成立于16年,负责海上及其陆上的石油生产。18年通过了油气法,授予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是唯一的勘探权和生产权的持有人。与外国公司的合作有两种方式:合资和产品分成合同。在安哥拉经营的最知名的外国石油公司有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和埃克森美孚。
自1980年安哥拉原油产量增长近400%。2000年原油日产量平均为74.6万桶。安哥拉主要的原油产量均来自卡宾达零区块(A区、B区和C区)。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子公司卡宾达海湾石油公司(CABGOC)是零区块油田的作业方,占合资公司39.2%股份,其他合作者包括: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占41%,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占10%,阿吉普占9.8%。通过对油田进一步开发和提高石油回率,预期零区块将维持其日产量或可能提高到60万桶。CABGOC公司在今后几年投资近40亿美元用于油田开发。
CABGOC公司也是安哥拉第一个生产性深水区块的作业者。2000年1月,该公司宣布在14区块的Kuito油田开石油。签订合同15个月后,就从Kuito油田出了第一桶油,这是非洲次撒哈拉地区同类项目中生产周期最短的。Kuito油田最初日产量为8万桶,最高目标日产量为10万桶。在14区块内还发现了许多其他油田。14区块的股权分布情况如下:CABGOC占31%,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占20%,阿吉普占20%,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占20%,Petrogal占9%。
雪佛龙德士古公司还是2号区块80区和85区的作业方。原油日产量大约为9万桶,在2号区块,雪佛龙德士古占有20%股份,合伙人为Petrobras(占27.5%)、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占27.5%)和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占25%)。
3号区块是安哥拉第二大石油生产区(约15万桶/日),位于北部沿岸。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是3号区块的作业方,占53.34%股份,合作者包括阿吉普(占16%)、三菱(占13.33%)、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占6.67%)、Naftaplin(占5.33%)、Naftgas(占5.33%)。
位于区块4的两个浅海油田也在生产。加拿大自然公司(从前的Ranger石油公司)经营着Kiame油田,日产量近7000桶;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经营并全资拥有Kiabo油田,日产量近4500桶。Kiame和Kiabo油田是安哥拉不由外国大石油公司经营的仅有的生产性油田。
到2004年,安哥拉的原油日产量翻一番,达140万桶。但安哥拉目前正考虑限制石油生产,这是延长该国巨大石油储量寿命策略的一部分。自1996年起,在安哥拉共发现了26个大油田,几乎全部位于卡宾达海上深水区,所发现的这些油田估计会有几十亿桶的石油储量,这刺激了西方公司加强了对安哥拉以及中西非其他国家的海上石油勘探。
19年4月,雪佛龙德士古的子公司卡宾达海湾石油公司在卡宾达海上深水区发现了Kuito油田,估计可回储量10亿~20亿桶。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宣布,Kuito油田作为目前唯一在深水生产的油田,产量为5万桶/日。
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在位于罗安达西北深水区的17区块发现了几个油田。1996年发现的水深4500英尺的Girassol油田,估计可回储量在7亿~20亿桶,该油田2001年开始产油。2000年8月,该公司宣布在17区块又发现了一个新油田Perpetual-1,这是该公司在17区块成功发现的第10个油田。
2000年,在安哥拉沿岸的9口井中发现了石油。埃克森美孚的子公司埃索公司宣布,在罗安达西北部深水区15区块中第7、8、9号井中发现了石油。
2000年11月,安哥拉石油部部长宣布,安哥拉将放缓石油项目开发的步伐,以延长油田寿命并减少预期的产量增长。针对安哥拉几个深水区块的石油发现,现制定出了多阶段的开发方案。
安哥拉下游石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正急于吸引外国公司投资于下游。
安哥拉估计天然气储量为1.6万亿立方英尺。新发现可能使安哥拉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增加到9.5万立方英尺,甚至有可能高至25万亿立方英尺。安哥拉生产的天然气,近85%被放空烧掉,其余部分经过回注用于提高石油收率和安哥拉占非洲天然气被放空烧掉总量的30%,安哥拉正在制定战略,来减少被放空烧掉的天然气并增加天然气的商业利用。用于加工液化气。雪佛龙德士古和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两公司已同意制订一个发展液化气的,将海上油田的天然气转变为液化气而后出口。这个加工厂将处理海上1、2、3、4、15、16、17和18号区块生产的天然气。
2008年安哥拉石油公司与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联合宣布,在深海的15/06区块发现石油,油层深度127米,水深1421米,水面以下垂直深度3348米。15/06区块作业者为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法国、巴西、挪威等多家外国石油公司参与该区块开发,分别占有5%~20%不等的权益。
近年来,由于几个外国石油公司参加安哥拉深海地区勘探获得成功,安哥拉的石油日产量从1999年的77万桶增加至2010年的179万桶。深海地区贡献的石油日产量占安哥拉石油总日产量的59%(819000桶),而1998年日产量仅增加了0.4%。1999年主要开发的位于14区块的库伊托油田于同年11月投产,该油田由雪佛龙公司作业。在2000—2005年,安哥拉的石油产量增加10%,2006年开始下降。2005年石油日产量达到150万桶。目前安哥拉已完钻33口探井,21口井发现石油。一些石油公司把希望寄托在位于极深海的31—34区块上,2001—2002年在那里钻第1口探井,目前34区块尚未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但31区块、32区块和33区块已分别为BP阿莫科公司、埃尔夫阿奎坦公司和埃克森公司所拥有。2005年其深水的日产量超过60万桶,占西非深水产量的80%。
2009年6月,在欧佩克公布的各成员国石油产量排名中,安哥拉以182万桶日均原油产量占据非洲第一位。安哥拉石油生产主要来自深海石油开发,而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则成为增长的保证。以如此形势发展,很快安哥拉原油日产量将达到200万桶,而这贡献更是海洋石油的展在起作用!
我不是内行人,对国内石油企业生产销售的油品没有话语权,但既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我就说说个人的浅见吧。
在原油的来源方面,中石化油田较少,主要依靠进口原油,原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55%以上,近年来这种比例还要有所上升;中石油油田较多,生产开的原油基本上能自给自足,进口原油较少。由于国外原油硫含量相对国产原油硫含量要大,因而在炼制加工技术手段、工艺流程及方式方法上会有所区别。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原油炼制加工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催化裂化和加氢技术。由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炼制加工的原油来源不同,两家企业炼制加工方法就不尽相同,中石油用的是国内广泛应用的催化裂化技术手段,而中石化除了用催化裂化技术外,目前已逐步纳国外更加先进的加氢催化技术,使生产出的油品在质量性能、抗爆性能、燃烧性能等方面更加符合国V标准的轻重油,更加有利于环保生态的改善,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在国内规模以上的54家炼油厂中,中石化就占据了其中的37家,由此可见,在国内炼油板块中石化的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讲,实力代表一切,实力代表未来和希望。正是由于炼制加工技术方法以及炼制添加剂的差别,中石化炼制加工的油品在燃烧值效(耐烧)、抗爆性能(舒适度)、质量性能(品质)、公里油耗方面似乎更具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不太容易感觉出来而已。
内行人如果说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质量高,持这种观点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事实是否如此?看来只能由广大的消费者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了。
你好!我在中石化的加油站工作了十年!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要看内行人和谁说了,如果和外行人说,那肯定要说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好,包括我在顾客面前也会这样说,当然要为自己所在的公司说话了。
但内行人和内行人对话,就不会这么说了,油的好坏最主要还是看炼油厂的好坏,同样的原油,杭州的炼油厂就比不过上海的,这就是技术差距,那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也一样,你要看你所在的地区所用的油是哪个炼油厂出厂的,才能说谁好谁差。
我们很多人在油品问题上人云亦云,甚至一些外行人都敢复制网上的一段文章来做回答,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大家也不用太在意两家国企的油谁好谁差,现在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出厂标准,我们基本不用担心这两家企业的油品质量。
我是行内人,曾在中石化市级分公司安全质量处工作,客观讲,正规中石化中石油油品都没有问题,而差别在于管理。
中石化极少有加盟站,而中石油在抢加油站的那几年,就是刚分家的那几年疯狂扩充终端,只要买油就可以挂中石油品牌标识,同时自营站管理极其松散,早起站长都有购权,部分加油站购一车中石油油品,搭配三车地炼油,甚至整月不购正规油,导致中石油品牌被彻底玩坏,同时由于管理不尽责,知识产权意识差,出现大批冒加油站。
自进入2010年左右,中石油也开始逐渐加强管理,逐步改变以上情况,目前也有所改观。
所以,如果你看到挂中石油牌子,却不能使用中石油加油卡的,都是中油站,也是最靠谱的识别方法。
这个问题各有各说法,有人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
我在广东,我谈谈自己在用车过程中用油的一些主观感受。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不同公司的油品是有差别的,至于差别有多大可能需要专业仪器才能分辨的仔细,我只是从个人感受上去谈。第一辆车是国产轿车,开始一直都是加中石化的,有一次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现有有一家私人开的加油站,不仅有优惠还可以免费洗车,于是加95号汽油,第一次加没有感觉与中石化的有什么区别,然后加第二次,这次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了, 汽车 在60速的时候,感觉车是一瞬间吃不上油,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开车的我是明显感觉到的,而且是经常出现,当时我认为是油品问题,也没有去维修,之后加回中石化后,这个问题再没有出现过。
后来因为需要送儿子去比较远的地方读初中,在这途经的路当中,发现有很多中石油加油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去中石油加油站,中石油加油站见到我没有他们的加油卡,就推荐我办理一张加油卡,首次充值一千,送20元加油券,以后每次加油每升再优惠0.2元,看上去的确不错,中石油也是国营的,质量应该也是不错的,于是我办理中石油的加油卡,为了得到每次加油优惠0.2元,几乎在后面都是加中石油的油,也没有感觉与中石化的有什么区别。
在去年年末换了一辆国产SUV,也是一直加中石油的油,因为这辆SUV达1.7吨重,感觉挺费油的,官方是7.5升每百公里,实际测试耗油是每百公里10升左右,车是油表显示是9升左右,所以每次跑400公里或没有到400公里就去加油了,每次加都要230元左右(加95号),自己也觉得是新车油耗高点实属正常,但感觉还是偏高,因为平均时速超过50,平时都是走国道或高速,很少在市区走。
今年与朋友自驾游去广西,上高速前在中石化加油站加95号加满,用了182元,然后在游黄姚古镇、姑婆山后,又在广西加了185元加满中石化95号汽油,之后跑梧州看骑楼,然后打道回府,回到家乡这边加了240元中石化95号汽油加满,来回一共跑了差不多1千公里,这样算下去,每公里不到0.5元。
自从广西 旅游 回来后,就一直加中石化的,走的路跟以前是一样的,明显感觉就是油表显示,油表显示低于8升,实际油耗8.5升,我想这才是这辆车的真实油耗表现,这个油耗的变化可能与油品或车磨合期有相关。
老妈是中石化的,她说油品没啥区别,都一样。
前两天还聊这事,油品啥的她没啥建议,就是建议别买推销给你的燃油宝,加油员都有提成,一瓶下来,加油站有提成,加油员有提成,数额还不小,所以那玩意本来就没几个钱。
还有好多中石化加油站是私人承包了,不过油品还是正规渠道来的。以前比较乱,各种乱七八糟的油品都可能出现,现在管的严了,私人也不敢太作,毕竟是油站还是摇钱树。
辨别真伪李鬼中石化还是中石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油卡,油卡是官方发行的,私人收油卡是彻底的亏本,所以他们不会收这玩意。
这个有人做过实验:"同样车型的新车子,分别加同样数值的95号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汽油,然后由同一个人在距离相同的同一段路上驾驶,而且路上的驾驶情况是差不多的(虽然有些差距,但是差距不大),最终的结果是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的要多开30公里左右。"
结果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首先要说明的是两个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在企业背景上是没有差别的,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源油和源油提炼所添加的添加剂不一样而已。
大家都知道中石油的源油是国产的,中石化的源油是进口的。
而提炼方式,这个大家可以去参考国家的车用汽油的标准。
而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汽油质量问题就是哪家的汽油更加耐烧一些,换句话说在对 汽车 不影响的情况下哪家的汽油走得更远一些?
耐烧这个问题其实是跟汽油的密度有关系的,我们国家的规定是汽油密度的质量指标是必须在720-775之间的,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两者的最大密度差不会超过50,所以其实差别不大的。
而根据专业人士透露其实不管是中石化还是中石油的汽油,真正的质量差距是和当地原油的提炼方式以及加油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以具体的质量高低还是要根据每一批油来定的,跟什么南北之分,和什么温度只差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的。
但是我这两天分别加了中石化的95和中石油的95,前者是5.8左右的价格,后者是6.0左右的价格。
我建议南方加中石化没毛病,北方我没去过。
这个问题提的不科学。
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油品质量都是由国家质检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实施。
中国大部分油田都属于中石油,所以国内原油开中石油是主力,也有小部分炼油厂,也会将开出来的原油炼制出成品油。
国内大型炼油厂很多都属于中石化,所以成品油炼制生产,中石化是主力。但中石化油田少,中石油每年也会调拔很多原油去中石化。
中石油和中石化也都会进口国外原油来进行炼制生产成品油,油品质量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原油的炼制加工工艺是决定油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两个部门加工成品油,每一种标号都是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这都有严格的质量和数量的检查程序,所以成品油质量应没区别。
作为个人加油,首先要认准是不是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加油站。因为有的个体加油站也包装成和他们差不多,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有些个体加油站,为提高利润,会进小炼厂的成品油,质量肯定和大炼厂的有区别。
国有加油站要经常接受上级质量和计量监管部门的检查,油品质量和数量都是有保证的,可以放心加。
感觉这个说法,更多是误导,猜测这个说法的原因是出自原油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我国已经是原油第一进口大国,除了国产不足两亿吨原油,超过一半都是进口的,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从各种数据来看,进口原油质量比较好,国产原油含硫等杂质稍微多点,这是差别。而我国两桶油,初期主要用国产原油提炼的就是中国石油,相反,中国石化更倾向于用进口原油。(其实还有一个中国海油,主要去国外开石油的,初期炼油不多)市面说法,应该源于此吧!
但我们发现,这说法谬论有二:
一、两桶油甚至包括中海油,成立之初确实分工明确,但随着 社会 发展,国家也逐步放开各种业务,现在,三桶油都可以发展炼油业务,除了用国产原油,也都可以进口原油。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发现,哪里用进口原油还真要看地域了。中国原油生产,主要在北方和西北地区,长江以南基本没有什么油田,换句话说,如果在广东,不管那个公司,炼油厂都会倾向于用进口原油,毕竟,海运成本比从西北东北运输过来,更便宜,何况北方,西北原油,或许还没够当地用,何苦运输?
二、提炼汽油,原料往往不是关键的,更关键是工艺和质量控制。所以,两桶油的质量,都是符合标准的,差别不会太明显。但不同地方炼油厂,可能存在一定差别,这点才是影响汽油质量的关键,虽然说影响不大。工厂的工艺,检测水平等等,你作为消费者怎么检测,差别又有多大?都符合国家标准就好。
总的来说,两桶油都是国有大型企业,油品质量都是可以保障的,值得信赖的,应该差别也不会很大,这个可以放心,国家每年也都会年检,关心油耗,更多点目光盯上自己的 汽车 保养吧!
中石油的油透明,基本无色,中石化的油偏黄。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汽油基本无色透明,所以我一直在中石油加油,且他们可以用,充值还有优惠。06年的老爷车加了5年多中石油了,年检尾气还是一次性过,所以信任中石油。。
我是中石油的一名基层员工,在中石油工作了20年。中石油、中石化是市场上最大的两家成品油销售企业,虽是市场竞争关系,但各自的油品质量绝对是信得过的,都是从国企炼厂购进的油品,质量绝对是有保证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