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改委油价涨跌是如何计算的?

油价联动涨跌价格计算公式_汽油价格联动机制

国际上多用三种油价预测分析方法。

多元回归分析法:是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因果关系分析的一个分支。因果关系可以用一组变量来描述,即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用y=f (x)表示。y是因变量,是预测目标——国际油价;x是自变量,是影响因素。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因素少,计算公式简单,便于操作。但缺点是:模型建立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过去”已知数据推算“未来”未知数据,存在着不确定性;回归系数及常数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对国际原油市场供需量的预测精确度要求高,而这一点往往难以做到。

均衡价格法:是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在油价分析预测中的具体运用。它不仅考虑了供需之间的关系,还从利润角度考虑原油价格的合理值。在竞争条件下,整个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原油的价格水平,即原油的均衡价格是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对应的价格。在经济学中还有一条著名的定律,是最优经济效益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它是决定产量规模、价格等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制定原油价格和产量规模时,必须遵循这条规定。该方法的缺点是,实用性不强,推导过程中应用了回归分析方法,准确度低,只适用于近期油价的预测。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萨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是系统工程中常用的软科学方法。它特别适合用于处理那些多层次的复杂大系统问题和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分析与决策的社会系统工程的复杂问题。它可以将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来表达和处理,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人为主观判断往往事先决定了油价涨跌的趋势。

发改委油价涨跌是如何计算的?

世界石油工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出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原油市场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儿。也就是从那时起,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开始成形。最开始,欧佩克居于主导地位,但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其金融优势和经济影响力,开始打破欧佩克的价格垄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石油期货迅速壮大,全球逐渐建立了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定价体系。

经过几轮大浪淘沙,三种基准价格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立住了脚,即纽约商品的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价格、伦敦国际石油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crudeoil)价格和中东的阿联酋迪拜原油(dubai)价格。这些价格均分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其中,大致在下一个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合约因交易量巨大,它对应的原油价格最常被人们用。

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一种轻质油,品质低于西德克萨斯原油,但它的辐射区域却非常宽广:西北欧、地中海、西非出产的原油,还有俄罗斯、中亚和中东出口欧洲的原油均参照这一定价。可以说,伦敦布伦特市场的国际范儿及其高度灵活的交易工具为它在业内积累了口碑,积攒了交易量,影响力也相当巨大。

至于中东各大产油国生产的或者从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则普遍用阿联酋高硫原油作为基准价格,因此它的涨跌往往可以反映亚洲对原油的需求状况。与此同时,欧佩克也会推出官方的原油参考价格,其计算方法是综合科威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十多个成员国的原油价格,进而得出一揽子参考价格。

从价格上看,除非出现严重的经济波动,一般而言,wti原油价格会比布伦特原油高5%左右,而二者的价格又会高出迪拜原油。

此外,在远东市场还有两种定价方式。一是马来西亚轻质原油塔皮斯(tapis)价格,主要代表了东南亚地区轻质原油的基准水平。二是印度尼西亚原油官方价格(icp),包括越南白虎油田、中国大庆油田都会参考其价格。

发改委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油价,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波动等特殊情形需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特殊情形结束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院同意,成品油价格调整继续按照本办法确定的规则执行。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